杏林学子科普荟萃-j9九游会
请使用谷歌浏览器或者其他双核浏览器的极速模式访问, 会获得更好访问体验!

杏林学子科普荟萃-j9九游会

子午流注

中医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是最具有特色的宝贵理论。今天,中医的经络、穴位已经被西方发达的电子检测技术确认,并且发现经络确实是“活”的,是象流水一样有“走向”的,即是说,是符合中医所说的“子午流注”规律的。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得较佳疗效。因此提出“因时施治”、“按时针灸”、“按时给药”等。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根据子午流注时辰来看,每日的12个时辰对应人体12条经络,这和现代西医的“生物钟”理论暗合。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对应脏腑机能相互协调的。每个时辰对应的分别是1. 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2.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3.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4.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5.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6.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7.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8.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9.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10.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11.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12.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所以可以用子午流注养身,十二时辰养生法。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胆经当令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把《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从而让每个人都懂得用《黄帝内经》养生,让科学养生得以普及,这对改善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生存质量,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亥子为水,子时是阴阳交汇之时,也是万籁俱静之时,这个时候最好是睡觉,而且要尽量的舒服,睡的时候宜屈膝卧,变换姿势。环境宜静,全神凝聚,不悲不喜,不念不妄。也就是说要全力的睡觉,不要想其他的事情。因为水是万物滋生的源泉,阴阳交感之时是元气始生之时,道家有云:“一气分阴阳”,而阴阳相合则又变生为元气。如果这个时候还在用思不宁,劳作不息,就会干扰阴阳交合,使元气生发受到干扰。子时又是胆经开令之时,此胆并非只是强调人体内的胆藏,《内经》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凡五脏六腑皆以气机通顺为要,肝胆气机通顺自可对五脏六腑之气机条达有力的支持,五脏六腑自可功能正常运行。所以顺应胆经的主令会使人体的气机条顺,五脏六腑都受之裨益。胆又是决断之官,为了生存,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的“谋虑”,为工作而谋,为前途而谋,为人际关系而谋,为生意而虑,为孩子而虑,为健康而虑,为情感的纠葛而虑。如果我们谋虑的事情能够被“决断”,并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也就是心想事成,那自然会气血通畅、肝胆条达了。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事情难尽人意,多是壮志难酬、事与愿违的,所以,我们会有很多谋虑积压在肝而没有让胆去决断执行,肝胆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于情志被压抑,肝胆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人体就会百病丛生。

丑时:肝经当令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在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十二时辰养生法收敛,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了。

卯时:大肠经当令

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辰时:胃经当令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

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心经当令

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心和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申时:膀胱经当令

申时是指下午15点到17点,这个时候是膀胱经当令。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酉时:肾经当令

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肾主藏精。什么是精?人的精,就像家里的“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把精调出来就可以得到这个东西。比如你缺红细胞,精就会变现出红细胞。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也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这个元气藏在哪里?它藏于肾。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补不进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

戌时:心包经当令

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喜乐出焉,人应在这时放松娱乐,古人在这时都是聊天休闲。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受邪。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当你懂得经脉就可以治疗这类病。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去有些娱乐。

亥时:三焦经当令

亥时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徐珂 2018111161

基于“治未病”理论浅谈中医药治疗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肝病之一,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本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发病人群日趋低龄化。同时本病可导致更严重的糖脂代谢异常并可加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相关疾病的发生,故对本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尽管nafl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除了通过运动及改变生活方式外,尚未建立明确的医疗治疗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脂肪性肝病易发病人群,更应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通过调整人群体质类型,改善人们健康状况,以达到降低发病率、提高普通人群健康水平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理论,起于《易经》,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论》载“萌芽,未病之病,病之微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随着时代变迁,到东汉时期张仲景将“未病学”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金匮要略》开篇即云:“上工治未病,何也?”将“治未病”理论归纳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方面。首先在机体健康状态时,时刻防范六淫侵犯人体“避之有时”。起居有度,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使得“正气存内”病邪无可乘之机;其次在病邪已经出现的情况下,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治疗,通过整体辩证将疾病控制、扼杀在“萌芽”阶段。后世医家对“治未病”理论亦有补充,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提及:“人凡常不饥不饱,不寒不热”,因此调节生活节奏,顺应自然;精神调理,平稳心境以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朱丹溪指出“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发展到清代时“治未病”理论已趋于成熟,温病学派叶天士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这一防病于先的思想,使得该理论更为完善。

脂肪肝在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并未给出确切定义,古代医者多根据本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定其归属。如“胁痛、肥气、积聚”等范畴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暴饮暴食,运化失常皆可导致脾脏生理功能减弱,膏脂运化不利,凝滞肝络。过逸则易使人体气血不畅痰邪易生,最终导致痰瘀互结形成本病。“肥人多痰湿”,肥胖之人,痰湿素盛,易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有研究表明超重、肥胖、血脂异常人群发生脂肪肝的概率较正常人更高。由上述可见,脂肪肝病机可归纳为“痰”“瘀”两种邪气相互搏结从而引发。

“治未病”有“生、成、收、藏、复”五个疾病转归的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防患于未然”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充分体现了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原则之下,以健康为核心,贯穿个体化、积极主动地开展防治结合的全程养生和预防的理念。通过引入中医体质辨识,再融合现代医学体检的各种检查手段,对脂肪肝易患人群进行全方位、多维的健康评估,为之后的健康干预手段、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管理模式提供依据。而针对脂肪肝易患人群体质,可以通过多种养生保健措施来调整生活方式以达到纠正病理偏颇体质、形成生理平和质的目的。如痰湿质患者多素体肥胖,而肥胖者多表现为脾失健运、痰浊内阻之证,故平日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血瘀质患者易烦躁、健忘,主要是由于血行不畅、瘀血内阻所致。平素需规律安排作息,不可过于安逸,以免气机郁滞而加重血瘀程度。可进行强度适中的户外运动以平肝气、调气机、畅血行;运动多以柔缓为主避免过度劳累而耗气,需常听轻柔和缓的乐曲陶冶性情,艾灸气海、百会等穴位培补元气;湿热质患者形体多偏瘦,身重困倦,比较适合做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从而达到清热除湿的功效。在经络保健方面可尝试针刺或点压曲池、合谷、天枢、足三里等穴位,并可沿背部两侧在背俞穴分布部位刮痧或拔罐。以上方法对于偏颇体质预防本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廖冬梅

浅谈针感的近代研究及其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针感为针刺感应的简称,通常指两部分 : 一为患者的感觉,即针刺穴位后,经医者手法操作或留针,患者在针刺部位出现的酸、麻、重、胀、热、凉、痒、抽搐、蚁行等感觉;一为医者在操作过程中持针手指会感到针下有沉涩、紧吸的感觉。《灵枢终始》将针感描述为“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针灸内篇》中记述针感为“凡针入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有了针感,就表明已得气。有研究者认为,得气是一组现象的总称,指毫针在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被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以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是经络被刺激后机体内气血发生变化的一种状态,而针感只是针刺得气后可体察的现象之一。

不同针感的出现,与患者的体质、病情和针刺部位有关:如酸胀感多见于肌肉丰厚处,麻电感多见于四肢,痛感多见于四肢末端、头部,刺激神经干多产生麻感,刺激血管多产生痛感,刺激肌肉、肌腱或骨膜多产生酸、胀感。对于患者来说,针感主要包括酸、胀、重、麻等多种单一感觉及复杂的复合感觉。锐痛感也是针刺时会经常出现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和得气无关,锐痛感会令患者产生恐惧,并不属于针感范围。长久以来的研究认为,凡进行针刺治疗,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

《金针赋》在记载“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时,曾将腧穴所刺深度分为“天、地、人”三部,即浅、中、深三层,并要求在操作过程中每部均需得气。现代针刺研究对针感的产生机制已做了较多的研究:腧穴的各层组织包括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神经干、神经支、血管、关节囊和骨膜等,这其中分布着针感感受装置如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血管和包囊感受器,血管壁上的自主神经与血管旁平滑肌也可能参与针感的形成。例如沉紧感的产生是由于纤维组织母细胞呈螺纹状环绕针体时,邻近的结缔组织受到牵拉甚至出现变形,从而产生针感。在王小玲等主导研究的课题中,探讨了穴位的不同组织特性对电针针感的影响,研究认为在针感发生频次及电针电流量无显著差异的基础上,在配对穴位间针感强度的差异可能与穴位所处神经节段不同有关。有研究者分别在表皮、真皮、筋膜、肌肉的深度进行针刺,发现只有当针刺入肌肉深度时才会产生显著的针感,这可能也与神经纤维分布有关。此外,在电针针感发生过程中,胀满、麻木和酸感更为多见且更强,沉重、压感和麻感次之,而钝痛、热感和冷感的发生频次及强度均较低,且不同时间电针针刺同一穴位产生的各针感的发生频次及强度具有相对稳定性。这证明了,在针感的产生过程中,神经干的固有特性可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只有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并配合一定针刺手法,才会有普遍意义上的针感产生,而在“天部”施针时可能常常得不到患者有关于针感的反馈,但这并不能证明本次施针是无意义的。

在十多年前,有学者提出了“隐性针感”和“无针感”的概念。“隐性针感”是指针刺治疗时患者无任何酸、麻、胀、重等针感。而医者却有手下感,证明穴位处的组织已对针刺产生了反应,经气被激发,用经络测定仪可探出导电量的明显变动,可以确定为得气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可以据此解释穴位磁针、皮下埋针等起效的机理,使得针感的概念更深刻、更完整。如高磊等通过对单纯性肥胖症模型大鼠进行穴位埋线干预治疗,发现穴位埋线可作为一种良性诱导刺激,促进机体产生应激反应,通过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下丘脑肥胖抑制素阳性表达,致血清中肥胖抑制素增加,从而降低食欲,减少摄食量,进而有效控制体质量。另有研究显示,穴位埋线可下调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改善肥胖。在肥胖症大鼠模型中也发现透穴埋线可促进脂肪代谢,提高瘦素受体、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及表达,进而有效调控大鼠的摄食行为和脂肪代谢。多项临床研究提示,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后,其体质量、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率、内脏脂肪指数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可改善脂肪良性再分布,减少内脏脂肪,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另有研究显示,与手针、拔罐、减重药物及电针相比,穴位埋线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体质量,降低体质量指数,且不良反应更少。研究显示,与单纯电针或穴位埋线相比,穴位埋线联合电针可显著降低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及腰围,且穴位埋线联合电针治疗腹部肥胖的疗效更佳。穴 位埋线对不同性别肥胖症患者的作用效果不同,其对女性腰围、臀围及体脂的改善作用较好,对男性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改善作用较好。穴位埋线对肥胖症患者生理功能、自尊、抑郁状态及性生活等方面均可产生有利影响,且可降低tnf-α 和il-1 等炎症因子的水平。

“无针感”是指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患双方皆没有明显的感觉,如近几年薄智云教授创建的“薄氏腹针”疗法。薄教授认为,人体的先天经络系统除有其物质基础外,还是一个可分为浅、中、深多层次的立体结构调控系统,其中腹部全息系统位于腹壁的浅层,针刺可治疗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疾病;传统的经络系统位于腹壁的中层,针刺可调整经脉系统的病变;腹部八廓系统位于腹壁的深层,针刺可调节、治疗对应脏腑所产生的疾病。薄氏腹针将针刺作用局限于“天部”,医患双方虽无明显针感,但仍有良好的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针刺不同组织会产生不同的针感,针刺不同的深度针感的程度也并不相同,故临床临证时并不必要一味地追求针感,由于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即使针感并不明显,但通过使用不同针刺手法针刺不同部位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也属得气的范畴,则本次的针刺穴位、针刺深度与针刺手法也是有意义的。在现代研究中,灵活的运用针感在大部分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具体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赵鸿娣

中医药守正创新

一部中医药发展史,就是亘古以来守正与创新的历史,就是传承与创新的真实写照和时代回声。

回首历史的长河,神农尝百草开创了中医药济世救人之先河;《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经方、典籍之书辈出。扁鹊、华佗、张仲景、葛洪、孙思邈等人,一大批代表性人物以及近现代千千万万个中医药人,以积淀5000余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底蕴,将高尚医德、高超医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全人类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独特贡献,彰显了中华民族济命救危及自律自强的高贵品质,成为中国在世界上展示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

凡此种种,皆与守正创新相伴而生、相得益彰。

“守正”,就是要守得住初心,守得住根本,守得住精华,守得住阵地。

天人合一,整体观念,阴阳调和,五行生克,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以医病医人为旨归等是中医理论与思维的内核,是“守正”之关键所在。对此,既要真真正正地懂得,也要一丝不苟地做得。

中医药之“正”,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过程中与环节上。譬如,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四诊合参。医药同根,两者实为自身命运及其患者命运的共同体。一兴俱兴,一损俱损。中医药防治代谢实验室秉承着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任,为众多中医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引进各种先进机器,提升师资队伍,为众多科研学子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我们学习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与时代并行,运用现代中医药理论及现代西医学对中医药文化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前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医学界输送了大量中医人才,我很庆幸能够加入中医药学院这个大家庭,成为中医药防治代谢实验的一员,在这里书写人生新的篇章。

“创新”,就是要实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古往今来,中医药秉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发扬中医药文化,不仅是继承,更是一种创新。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中医药防治代谢实验室里我们刻苦认真,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从一个个科研小白,逐渐成长到能熟悉基本实验操作,从懵懂无知,蜕变到建立科研思维,从年少轻狂,成长到科学严谨。这一路经历的风风雨雨,离不开中医药防治代谢实验的培养,更离不开这一路上的良师益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屠呦呦及其团队以东晋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之说为起点。经过40多年的艰辛求证、百余次实验,提纯萃取青蒿素造福人类,挽救了国内外数以亿计的苍生,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进一步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医药专家以《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典籍为基础创新研制“清肺排毒汤”。成为挽救生命、控制疫情的通治方剂,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了强大的中医药力量。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难以言喻的心酸,但是只要坚持传承,不断创新,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以后我们都将走上临床,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作为一名中医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中医药复兴的伟大使命,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丰富中医药精粹底蕴,彰显中医药魅力,唱响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使中医药成为全球卫生治理的国际公共产品,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是当代中医药人神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2020年科技活动周科普作品展示
查看作品>>
重庆医科大学 中医药学院
网站地图